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普通日子里,开国中将王近山与正在读中学的儿子王少峰促膝长谈。回忆起峥嵘岁月鼎东策略,王近山意味深长地说:徐帅当年的战术水平,其实还不如现在的你。这句话乍听之下令人费解——难道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是在贬低自己的老上级、开国元帅徐向前吗?要知道,徐向前可是王近山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。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赫赫有名的战将,王近山始终铭记着徐帅的栽培之恩。
每逢佳节,王近山必定携全家登门拜访徐向前。即便有人劝他多去拜访些实权领导,他也从不动摇。这份深厚情谊,足以证明王近山对徐帅的敬重。那么,他为何会说出那样的话呢?这要从红军初创时期说起。那时的战斗远谈不上什么精妙战术,更多是凭借一腔热血。年轻的王近山就是凭着王疯子的勇猛作风,在枪林弹雨中屡建奇功,从普通战士一步步升任营长。 1931年黄安战役中,这个道理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当时徐向前担心红31团守不住阵地,这关乎整个战役成败。果然,敌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破了防线。危急关头,徐向前亲自率领手枪营奔赴火线。王近山永远记得那一幕:徐帅屹立在猎猎红旗下,子弹如雨却岿然不动,仿佛漫天飞雪。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瞬间点燃了全体将士的斗志。在徐帅身先士卒的感召下,红军一举击溃敌军,连敌师长赵冠英都成了俘虏。战后徐向前笑着称赞王近山:好一个王疯子,我们还有这么漂亮的小营长?这场战役给王近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后来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时,也总是效仿徐帅亲临前线。在他看来,将领的勇气与决心才是制胜关键。红军早期确实缺乏系统的战术理论,但敌人同样不懂战术,更缺乏不怕死的精神。正是这种精神力量,让红军在装备劣势下屡创奇迹。至于后来成熟的战术体系,都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逐步形成的。 王近山对儿子说那番话,实则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。虽然王少峰在课堂上学到的战术理论可能比当年的徐帅还多,但真正的军事智慧只能在战场上获得。就像徐向前和王近山自己,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出来的。他们最初也不懂打仗,但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,最终都成长为一代名将。这正印证了王近山的观点:战场才是将军最好的课堂,实战经验远比书本知识珍贵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易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